|
11月14日,在武汉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圆满落幕。来自全球34个国家的1.3万名嘉宾、1200家企业相聚武汉,4天展期内共吸引超过30万人次进场。多项全球大健康新技术和新产品一一亮相,高峰论坛、院士论坛、产品推介会等配套活动同步举行,医疗科技、基因测序、产业技术研究等27个大健康产业项目现场进行签约。本报记者在现场见证了武汉“重启”之后的此次盛会。据悉,第三届健博会将于明年4月8日武汉“重启”一周年开幕。 院士签约项目,引领大健康产业实践 “院士经济”正成为武汉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新引擎。开幕式上,多位院士分别签约项目,着眼于医疗科技、基因测序、产业技术研究等多个领域,由院士引领的武汉大健康产业集群正在变成产业实践,高端创新资源将在这片热土汇聚发力。 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于金明团队、马丁团队着眼于肿瘤研究,分别见签“武汉光谷肿瘤新技术研究院”项目及“武汉妇科肿瘤诊疗技术研究院”项目;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聚焦提升武汉医疗技术,签约“华中科技大学-联影集团医疗技术联合实验室”项目。 由徐涛院士牵头,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刘剑峰教授研究团队,在东湖高新区筹建“武汉纳米抗体产业技术研究院”,从事纳米抗体实验动物繁育及标准制定、纳米抗体筛选和大规模制备、纳米抗体诊断治疗产品开发以及纳米抗体筛选库建设等。 由李培武院士牵头,依托武汉华美维士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东湖高新区开展“食用油主要危害因子现场快速检测技术转化与产业化示范应用”项目,打造食用油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及真菌毒素防控相关产品产业化示范应用基地。 由李明院士牵头,依托百蓁生物技术(武汉)有限公司,在东湖高新区开展“单抗测序平台和个体化新抗原癌症免疫治疗平台”项目,建设单抗测序平台和个体化新抗原癌症免疫治疗平台,实现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在质谱仪和蛋白组学领域的突破。 中外院士共话“全球健康” 健博会期间,在由武汉医学会承办第二届世界大健康院士论坛上,包括2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7位国内外医学院士出席并发表学术演讲,近千名医学专家参加,聚焦大健康背景下的前瞻议题,共同探讨和交流医学科研,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最新动态和最新进展,开展综合性学术信息交流。与会代表纷纷表示,由武汉医学会承办的世界大健康院士论坛正成为特色鲜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论坛上,诺贝尔奖化学奖得主,美国科学院院士Michael Levitt(迈克尔·莱维特)以“冠状病毒纪事”为题,就冠状病毒的前世今生作了专题报告,并结合数据,对比分析了中国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情况,客观呈现了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教授就“COVID-19的预防、控制和疫苗开发”等问题进行学术演讲,很多专业人士早就意识到类似新冠疫情这样的事件会到来,著名的Event201纽约推演就是模拟一个CAPS病毒(冠状病毒关联的肺炎综合征)的传播和带来的影响,但是没预料到会这么厉害。同时,针对备受关注的新冠肺炎疫苗,高福院士指出,这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和数据来证实疫苗的安全性等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讲述了“中国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创新之路与展望——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发展历程”。他指出,国内医疗器械产业目前形成三大聚集区,分别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以及京津环渤海湾,医疗器械注册量呈稳步增长趋势。同时结合我国心血管疾病人群和自身疾病特点以及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葛均波院士认为,新技术突破及融合创新是未来主要发展方向。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Edvard Moser(爱德华·莫索尔)以“大脑的空间密码:我们如何知道我们在何处?”为题,分享了他对大脑空间密码的研究和应用的思考,他认为,此项研究有助于阿兹海默症的早期诊断,若将人工智能运用其中,可能会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指标。 法国国家技术科学院院士韩忠朝讲述“国内外干细胞技术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并提出发展细胞科技产业的十个建议:制定研发创新政策,促进产业聚集;打造多层次人才体系,强化配套支持;探索建立产业链创新孵化与转化新模式;发挥区域优势,构建康养旅游新高地;以科技金融为推手,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科技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医院紧密结合加速细胞治疗技术成熟;构建生态体系,培育以业宜居营商环境;开放协作,整合国内国外资源;强化定位,引领细胞科技新时代。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国科学家协力寻求抗疫之道,在治疗、药物和疫苗研发、防控等多个重要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和跨国合作。”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医学会会长陈孝平介绍,随着人们防控意识提升,今年冬季疫情不会大规模流行。经过近几个月的发展,新冠肺炎病毒已出现很明显的变异,致病能力在减弱,重症病人在减少,大家的防控意识越来越强。 “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曾多次来武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于金明这样评价。武汉正加快复苏重振,在大健康产业发展上,依旧延续着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首届世界大健康国际博览会上,湖北和武汉已经构建了政府、产业、资本、医疗体系以及研究机构的合作平台。今年7月,武汉发布“院士专家引领十大高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此后明确有47名院士、37名专家参与产业发展引领,其中就包括大健康产业。 在博览会现场,记者看到了来自沈阳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工作人员正在展位上忙碌着,领队孙宏晨院长表示,武汉大世界健康博览会的平台更广,借此平台可以吸引更多的口腔医学高端人才来沈工作,为医院带来多元优质的新鲜血液。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作为东北地区口腔医学领军者,近年来在国家、省、市各级政府支持下不断夯实基础,持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积极创建国家口腔区域医疗中心,努力为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贡献一份力量。 据悉,第三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将于明年4月8日开幕,以此纪念武汉“重启”一周年,共同见证一年间武汉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大健康产业的最新成果。 摘自:沈阳网 供稿人:刘培培 |